州委编办“四项举措”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效能
今年来,州委编办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机制,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四项关键举措,着力提升全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科学性、精准性和规范性,有效服务保障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入调研摸实情,精准发力破难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扣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职责履行、编制使用等关键重点,以“解剖麻雀”的精神,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精准梳理出职责交叉、编制供需矛盾等突出问题,并认真研究分析,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健全完善发现问题、分析研判、整改落实的工作机制,为每个问题量身定做合法合规整改举措,竭尽全力协调抓好落实,有效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效能。
严格标准把好关,筑牢管理防护墙。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聚焦全链条精准管控,构建全方位防控体系。严把入口关,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上,对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以及政策依据进行充分论证后再报请州委编委统一研究审定。在人员招录、人才引进、遴选、调任、调配、政策性安置人员等使用编制的,事先办理空编使用核准手续,确保编制保障与工作需求精准匹配。严控程序关,严格遵守人员调配、干部调整等政策文件,积极配合州委组织部、州人社局等部门对事业单位干部选拔任用、进人等实施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前置审核,切实维护机构编制法规权威性。严抓数据关,优化协同实名制系统出入编审核流程,实现用编事项高效办理,同步建立数据动态维护机制,确保信息真实准确,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布局强保障,动态管理激活力。统筹优化重点领域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结合党政机构改革、行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及落实省上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推动编制资源向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民生、重点领域倾斜,增强服务保障能力。用好用活州直人才编制“周转池”,实行“计划申请、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循环使用,人走编收、空编置换”管理模式,精准为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重点单位调配编制资源,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工作活力,提升服务全州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科学统筹保需求,严查细管促规范。建立事业单位编制动态台账,对各单位编制使用状况、人员变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动态分析,精准掌握编制资源使用状态。针对长期闲置使用效率较低的编制,及时予以收回,优先向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调配,保障急需用编需求。结合推进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综合运用数据比对、实地核验等手段,全面摸清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底数,对违规使用编制的行为及时纠偏,切实维护编制纪律的严肃性,实现编制资源科学统筹、高效配置。
编辑:杨彩条 供稿:陈续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