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兽医局
事证第 162300000128 号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甘南藏族自治州兽医局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甘南藏族自治州兽医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确保动物产品安全。 |
|||
住 所 |
合作市人民东街 |
|||
法定代表人 |
陈闹日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甘南州农牧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4 |
82 |
|||
网上名称 |
甘南藏族自治州兽医局.政务 |
从业人数 |
2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情况执行良好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进一步健全了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防疫责任是动物防疫成败的宏观基础。我州在“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者承担第一责任、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总框架下,坚持动物防疫“一票否决制”,推行“双轨双包双承诺”责任制:各级政府之间、兽医业务部门之间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完善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人定场定点的督导机制;强化了生产经营者自身的防疫主体责任。按照国家关于畜禽屠宰管理职能划转的有关规定,州兽医局与州商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畜禽屠宰监管职责划转交接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职责划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宣传《甘肃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体系》、《甘肃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甘肃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追究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开展了全州兽医系统干部作风大整顿,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的动物防疫责任,健全了我州动物防疫责任体系。 (二)做好动物防检疫工作经费保障。2014年,州级财政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动物防疫暨畜产品安全培训经费、州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物资购置经费、常规动物疫病监测防治经费、兽药饲料及畜产品监管检测经费、动物疫病普查专项经费、科技人员进村帮扶专项经费、防检疫技能培训经费、《甘南州动物免疫档案册》印制经费等9项经费共计20万元。 8县市共计落实各类动物防疫经费627.42万元,其中:合作市74万元;迭部县27.48万元;舟曲县149万元;玛曲县72.5万元;夏河县141.4万元;临潭县79.2万元;碌曲县53万元;卓尼县30.84万元。 (三)进一步强化兽医队伍管理。一是推进了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大力宣传执业兽医制度、执业兽医资格准入等相关法规制度,按照全国执业兽医考试的总体安排,全年共有23名相关人员参加了全国执业兽医资格统一考试网上报名,其中18人通过了现场考试资格审核。二是大力推进动物卫生监督系统行风建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开展以“提素质、强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行风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了执法行为。 (四)围绕主要动物疫病抓好集中免疫。强制免疫是动物防疫的核心手段。各级兽医部门坚持“24字”防控方针,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总要求,以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禽流感、新城疫为重点,扎实开展强制免疫。严格落实补针制度,及时补免漏免畜禽,做到了免疫无空档、无死角。规范了免疫档案的建立管理,印制了《动物免疫档案册》,免疫注射与档案建立同步进行,防疫员、畜主双方签字,保证了档案运转有效和客观真实。 全年全州共调运发放各类动物疫病疫苗2785万毫升(头、羽份)。牛羊口蹄疫双价苗免疫牛286.99万头,免疫密度99.8%,免疫羊461.76万只,免疫密度99.90%;猪O型口蹄疫免疫43.83万只,免疫密度99.0%;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猪43.46万只,免疫密度94.5%;猪瘟疫苗免疫37.14万只,免疫密度88.5%;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禽类33.54万羽,免疫密度97.0%;禽新二联苗免疫禽类33.22万羽,免疫密度96.1%。 (五)进一步强化了动物疫情监测。疫情监测是及时、有效处置突发疫情的关键。我州坚持早排查、早预警,在强化监测措施上下功夫。一是强化种畜禽场、交易市场、养殖密集区、候鸟栖息地等重点区域疫情监测工作,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二是实行定点、定人、包片负责制度,派出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防疫指导,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疫情风险评估,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养殖场户及时挂牌警示。严格执行举报核查及疫情快报制度,确保了疫情信息上报及时。三是加快推进监测实验室建设,督促指导各县(市)完善了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人事部门协调,加强了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大了监测技术培训力度,提升了兽医实验室监测诊断水平。四是积极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共完成各项检测30090份,其中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3348份,个体合格率达93.97%,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105份,个体合格率达98.10%;高致病性禽流感抽样检测769份,个体合格率达96.6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抽样检测40份,个体合格率达100%;猪瘟免疫抗体抽样检测1323份,个体合格率达97.35%;鸡新城免疫抗体疫抽样检测571份,个体合格率达95.97%。 (六)小反刍兽疫防控成效显著。去年年底以来,省内外部分地方相继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情,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州、县政府及兽医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了小反刍兽疫防控。州兽医局先后5次下发文件对全州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进行安排,督促各县靠实工作责任,落实综合防控措施。一是强化了疫情防堵措施。夏河、临潭、卓尼、合作四县市坚持24小时值守制度,在出入县境主要路口开展巡查,严防高风险地区的羊只进入。二是加强了疫情排查。各县市组织人员对公路沿线、与周边省、市接壤地区等重点区域内的规模养羊场,养羊小区、养羊大户、养羊密集区重点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同时加大了活畜交易市场的巡查力度,督促市场管理者严格实行定期休市消毒制度。三是加强了养殖场监管。严格实行技术人员包场“一对一”监管服务制度,督促辖区内规模养殖场、特别是规模养羊场落实了门禁制度和隔离观察制度。州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从州级储备库调拨消毒药品4吨,及时分发到各县市,组织规模养羊场开展了消毒灭源工作。四是实施了紧急免疫。州兽医局与省局联系争取小反刍兽疫苗270万只份,及时分发到各县市,组织县市兽医部门在先期小范围试点注射的基础上,以与周边省、市接壤地区为重点,扎实开展了紧急免疫,共免疫注射羊212.01万只,有效杜绝了疫情传入。 (七)加强应急物资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应急预案要求,积极筹措经费,充实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物资,建立了调运台账,并指定专人管理。州县两级应急物资储备充足,管理有序,为做好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州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库存发电机8台,喷雾器32台,消毒药品300件,一次性防护服550套,雨鞋850双,注射器3500支等。 (八)人畜共患病防控全面推进。为切实加大联防联控力度,州兽医局积极与州卫生局协调,联合制定了甘南州布鲁氏菌病防控协作机制,成立了协调小组,健全了协调联动机制,提升了布病防控工作合力。组织编写了甘南州畜间布病、包虫病、结核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实施方案,制定了防控计划、工作步骤、技术方案。7月份邀请3名省级专家,对州、县、乡三级113名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系统的畜间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培训。根据省、州关于畜间人畜共患病防控的安排,制定了《2014年甘南州布鲁氏菌病监测计划》,明确了布病监测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确定了防控区域分类和监测抽样数量,及时将省上下达的布病监测任务分配到各县市,并按照工作量将检测试剂分配到县市。截止目前,全州抽样监测布病22852份,检出阳性98份,个体阳性率0.43%,阳性畜全部按规定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督促、指导各县市开展了其它人畜共患病监测净化工作。结核病监测911份,均阴性;狂犬病抽样监测170份,个体合格率为94.71%。 (九)加大了检疫监督工作力度。一是产地检疫稳步推进。持续完善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做到了检疫项目、检疫程序、检疫标准、检疫处理、检疫记录“五到位”。全面落实产地检疫报检制度,24小时接受申报,做到了有报必检。全州全年共产地检疫各类牲畜45.59万头(只),回收免疫证 10.66万张,消毒运载工具0.41万辆。二是加强了屠宰场(点)的监督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定点屠宰场(点)依法实施驻场检疫,严格执行屠宰检疫规程,严把入场关、宰前检疫关、同步检疫关、出场关和消毒关,屠宰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率、出证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了100%。截止目前,屠宰检疫共检各类动物9.78万头(只),回收产地检疫证1.95万份,回收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6.36万份,未检出和处理病害动物。三是强化了流通环节监管。强化了市场监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协助市场管理部门开展动物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查验登记,保障了畜禽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共查证验物各类动物53.88万头(只、羽),动物产品1564.99吨,持证动物52.26万头(只),持证动物产品1498.59吨,补检动物0.59万头(只),补检动物产品12.00吨。强化了经营运输环节监管,推行动物经营运输防疫承诺制,在宣传培训的基础上,引导动物经营运输人员向县(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签订了防疫承诺书。规范了公路检查站管理,玛曲萨合、碌曲桥头、夏河土门关三个检查站认真落实跨省调运动物信息通报及工作月报告制度,严格依照《动物防疫法》及《检查站十项工作制度》的规定对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过往车辆进行查证验物,有效发挥了“内消外堵”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屏障作用。截止目前,共查证验物各种牲畜12.78万头(只),各种动物产品1471.70吨,动物副产品263.10吨,补检动物30093头(只)。 (十)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扎实开展兽药经营环节监管。以省上每季度公布的假劣兽药为重点,加大了对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了进销货台账,严禁兽药经营企业违法销售违禁和未经批准使用的抗菌药物。全年开展兽药市场监督检查267次,出动执法人员600多人次,共查4大类124种兽药,查处假劣兽药1240瓶(支)。二是强化了兽药使用监管。督促规模养殖场(户)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兽药使用记录制度,杜绝了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的行为。三是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以养殖、收购贩运、屠宰环节为重点,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督促养殖场完善了养殖档案,推行了动物健康承诺制度。配合相关部门加强了定点屠宰场点监管,强化了屠宰场待宰动物的“瘦肉精”监测。全年共抽检生鲜乳2批,兽药12份,养殖场(户)瘦肉精检测尿样75份,生猪定点屠宰场瘦肉精检测尿样10份。 (十一)大力提升监督执法水平。一是完善执法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州县(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办理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和独立的法人资格证。全州共设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97个,各乡镇分所聘任了乡站检疫员和村级协检员。合作、夏河、迭部等县市筹措资金,制做了统一规范的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牌子。二是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检查行为和程序。狠抓监督检查程序的落实,推进了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的规范开展。加强了对检疫出证人员的培训管理,严格按照出证人员资格审核要求对出证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并对符合条件的出证人员进行培训考试。三是强化了检疫书证管理。规范了检疫证明的订购、发放、使用,依法严厉打击买卖、违规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及制售假冒动物检疫证明行为。2014年,共发放各类书证156344(枚、本、张)。四是加大了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州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9件,向省上推荐优秀案卷2份,向州法制办推荐优秀案卷2份。五是加强了无害化处理监管。从3月份开始,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严厉打击出售贩卖加工病死、死因不明动物及产品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了对病死动物处理过程和处理方式的监管,对定点屠宰场、养殖场、交易市场等场所的无害化处理条件进行了检查,公布了举报电话,标本兼治,有效排除了疫情隐患。 (十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加强兽医体系基本建设的相关要求,向省兽医局上报了动物防疫及监督基础设施建设、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县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库建设、牲畜定点屠宰场建设共计5个《项目建议书》。组成专门工作组,赴合作市、舟曲县开展了乡镇兽医站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专项督查,有力促进了2县市乡镇兽医站规范化建设进程。向发改部门申报了2015年甘南州农牧村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2014年被甘肃省防制重大动物疫指挥部在动物疫病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中评为先进二等奖 2014年被甘肃省农牧厅在农业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中评为二等奖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填表人: 李平 联系电话:8219693 报送日期:2015年03月06日